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干部要“修德”“思害”“敬畏”

来源: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
摘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常修为政之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纪检监察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卫士,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必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常修为政之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古往今来,道德修养始终是为官者的从政之本。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为官,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要求,更是干事创业的前提条件。党员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从政道德,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作为肩负监督执纪问责的纪检监察干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率先垂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坐得端、走得直、行得正,涵养一身正气;要公道正派办事,不偏袒不庇护,不徇私不枉法,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弘扬正气、抵制邪恶,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明辨是非荣辱,自觉抵御诱惑,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清正廉洁,做到做人有底气、做事有硬气、做官有正气。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常思贪欲之害。“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就会可能走向沉沦甚至堕落的危险。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如果利欲熏心,沉溺于声色犬马,就会腐化堕落,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人民的罪人、国家的罪人。成克杰、胡长清等人为贪欲所驱动,用权力牟取大量钱财挥霍无度,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这个教训极为深刻。因此,只有常思贪欲之害,才能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手中有一定的权力,面临的诱惑也比一般人要多,因此,行使权利一定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公私分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求一己之利,不存侥幸之心,始终视法纪为“雷池”,绝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绝不沾边;视钱物为“诱饵”,绝不上当。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人总是要有所敬畏的,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自以为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也无敬畏之心,同样也会变得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甚至导致目无法纪、腐化堕落。“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因此,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自己做人、为官、干事的基本准则。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清醒深刻认识到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绝不是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时刻紧绷纪律和规矩这根弦,时刻反省自己,时刻保持警惕,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责任在肩,征途如虹。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必须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誉所喜、不为失所悲、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驻市文广旅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基层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活动
七星区讲好家风故事 劲吹廉洁之风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