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派驻监督 > 正文

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一线监督直击痛点,精准执纪护航发展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
摘要:为强化自然资源领域监督执纪工作,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卢思率队下沉,先后带队赴全州、兴安等县自然资源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执纪,着力发现并纠治群众反映强烈、制约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自然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清淤排障。

  为强化自然资源领域监督执纪工作,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卢思率队下沉,先后带队赴全州、兴安等县自然资源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执纪,着力发现并纠治群众反映强烈、制约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自然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清淤排障。

  一、深挖细查矿山线索,精准锁定风险隐患

  针对矿山管理领域潜在风险,纪检监察组坚持“一事一策、深挖彻查”原则,对2条问题线索进行深度核查,综合运用调阅档案资料,深入相关矿山现场实地勘察,以及约谈涉事人员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还原事实、厘清责任。重点排查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程序违规及监管失职等核心风险,后续将依法依规进行分类处置。纪检监察组将以精准监督维护群众权益,坚持“查实一起、整改一起、规范一片”,通过精准有力的监督,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和群众环境权益,推进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杜绝因企业违规选址、建设运营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

  二、严审台账堵塞漏洞,筑牢基层防腐堤坝

  纪检监察组将工作台账作为透视内部管理、防范“微腐败”的重要窗口,对关键业务领域的台账记录进行了重点抽查,精准识别并督促整改管理漏洞与风险点。一是公务接待显“病灶”。抽查发现部分公务接待存在接待公函不规范、报销单据填写要素不全等问题。纪检监察组现场指出风险隐患,要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确保公务接待规范透明、廉洁高效。二是“旱改水”项目验“成色”。聚焦“旱改水”项目,重点核查了项目资金拨付凭证的完整性、合规性以及项目验收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针对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部分技术方案未向村民充分沟通释疑等问题,纪检监察组要求项目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主动、耐心、细致地向村民做好政策解读和技术方案说明,确保惠农政策落地见效。三是办公用房亮“红线”。针对发现办公室超标配置的问题,纪检监察组当场提出严肃批评,要求相关责任人限期腾退、立即整改到位,并强调要举一反三,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此次台账抽查工作对“微腐败”形成了震慑,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歪风邪气起到有效遏制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细落实。

  三、强化整改跟踪问效,深化监督治理效能

  针对本次下沉监督发现的各类问题,纪检监察组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力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一是压实整改责任。通过制发整改函、纪检监察建议书、集体约谈等方式,要求县局党组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对指出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细化整改措施和时限,确保真改实改。二是强化跟踪督办。纪检监察组将对整改落实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问题见底清零。三是推动源头治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督促相关单位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纪法培训,切实扎紧制度笼子,提升治理能力。

  基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身处服务群众和资源管控的“第一线”,其作风与廉洁直接关系民心向背,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将继续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自然资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驻市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主动约谈提醒,筑牢清廉为民防线
工作札记丨强作风提工作质效 铸忠诚显检察担当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