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父亲的“执着”

作者:罗梓尹 文秋萍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桂林银行纪检监察组
摘要: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后,我始终以父亲为榜样,坚持不懈地用心谋事、踏实做事、规矩干事。

  每次走进父亲的书房,总会被他收藏的老旧书籍所吸引。轻轻翻开其中一本,它的纸张已经发黄,书页间弥漫着一种陈年的气息,书上的字迹有些许模糊,但里面的笔记仍然散发着深沉的光芒,像是在述说着一段尘封的故事。这本书的封面已经残破,书页边缘卷曲且磨损严重,书脊上还有裂痕,但依然不影响父亲把它视若珍宝。

  我的父亲出生于十万大山中的深谷里,头顶是终年不散的雾障,脚下是五兄弟共穿的草鞋,生活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大家身上。作为老三,父亲不仅要帮助爷爷和大伯干木工活,好不容易吃上一餐大米饭还要先紧着弟弟们。

  村里唯一的小学教学资源都很匮乏,但父亲对读书学习有着强烈的热情和动力,对每一本得到的书籍也都异常珍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总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读书才能走出这山”,这是他刻在内心深处的愿望。他常常刻苦钻研,碰到不懂的地方,经常主动向学校唯一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被父亲对学习的热爱与执着所感动,总是倾囊相授,甚至为父亲“开小灶”至深夜。

  最终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如同在黑暗中执着寻找光明的行者,一路披荆斩棘,考上了中专,后又继续深造读了大专,踏上了他热爱的教书育人的神圣岗位,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随着教育行业发展,有些教师的“心思”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父亲身边不少同事纷纷在校外开班,工作重心甚至转移到了做生意上,收入也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他们搬离了“老破小”的教工住宿楼,住上了大房子,生活变得富足而安逸。

  正在读大学的我,心中不免泛起了涟漪,常常问父亲:“您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出去兼职做生意呢?我看之前住在隔壁的林叔叔偷偷在外面开培训班也没被抓到呀。”面对我的疑问,父亲用那坚定而温和的目光看着我,“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有些东西比物质的享受更加珍贵。”

  后来我毕业回家,发现曾经的那些“隔壁邻居”都被学校辞退了,他们也因为兼顾生意而逐渐失去了本心,教学质量一落千丈。而父亲依然站在那一方小小的讲台上,执着于教书育人,如同一棵扎根在教育土壤里的青松,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的教育初心。

  时光悄然流逝,父亲迎来了光荣退休的时刻。本应安享晚年的他,却又因校长的一次谈话而改变。

  “您也知道,今年正逢高考改革第一年,需要从头抓起,学校缺少既有多年教学经验又敢于开拓的老师,您是否考虑返聘呢?虽然收入并没有多少……”比父亲还年轻的校长真诚地说道。

  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心疼地对父亲说:“您当了一辈子老师,身体那些老毛病越来越严重,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父亲看着我们,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与执着,缓缓说道:“教书育人是一份神圣的事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的希望,我放不下他们,也舍不得离开这个讲台。只要我还能站着,就要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现如今,退休返聘的父亲,又站在了那一方小小的讲台上,育人育心。他秉承着“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追求,向我诠释着最好的家风。

  成为纪检监察干部后,我始终以父亲为榜样,坚持不懈地用心谋事、踏实做事、规矩干事,每当遇到艰难险阻或不良诱惑,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用履职尽责、担当奉献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今,我依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父亲的教诲,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深植廉洁根基 清风护航咨政
小小说丨车钥匙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