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历史回声 瑶山“红心” ——驻村第一书记的红色情怀

作者:时青松
来源:灌阳县纪委监委
摘要:“这点困难,难不倒我,这次驻村我是主动申请来的,我要在这里干件‘大事’”。

灌阳县新圩镇洪水箐村

  洪水箐村是灌阳县新圩镇的偏远山区村,也是典型的瑶族村落,距离新圩镇政府10多公里,入村道路险峻弯曲。洪水箐村第一书记盛立勇报道当天,为缓解头晕是数着弯入的村,在经过100多个弯才来到村委会,看到海拔1100多米秀美的观音山及山间飘飞的云雾,面对透着仙气的小山村,翻滚的胃才得到稍许平静,队员们问他后悔来这里没有,他笑呵呵地说道:“这点困难,难不倒我,这次驻村我是主动申请来的,我要在这里干件‘大事’”。

  到新圩镇洪水箐村驻村后,队员发现盛立勇除平时工作和正常的走村入户外,更多是与村民闲聊,在红三十四宿营地遗址周边转悠,还时不时在村委门口的湘江战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前发呆,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打很久的电话。对村里的历史也特别感兴趣,经常通过手机或电脑查阅一些资料……他们疑惑: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大事”?

走访群众了解红色故事

  “盘叔辛苦您再把刚才说的具体说说,还有一个地方我没太听明白……”盛立勇听着群众的述说,快速地记录着,表情专注,一丝不苟。随着工作的深入,盛立勇所说的大事,也渐渐明朗。他一直在整理和收集关于1934年湘江战役红三十四师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他说,驻村前我就对洪水箐村进行了专门了解,新圩是一片红色沃土,洪水箐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当年红三十四师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军民渔水情深的故事。80多年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见证过历史的老人几乎都不在了,现在村里口口相传的红军故事也慢慢模糊了,亟待系统收集整理,结合史志部门的记载,全面反映那段珍贵的历史,这也是洪水箐村的宝贵财富。

红三十四师宿营地遗址

  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他先后整理出红三十四师在洪水箐村发生的四个主要故事《红军感激赠手雷》《舂米做饭慰红军》《深夜埋藏枪支银圆》《大妹地窖保红军》等。还根据历史文献及老前辈们的讲述资料,把红34师在洪水箐村发生的故事融入到《红34师在洪水箐》中。

查阅资料整理红色故事

  现在谈起洪水箐的红色历史,盛立勇都会声情并茂,给你娓娓道来,成了洪水箐红色历史土专家。红三十四师在盘松生老人家宿营,老人把仅有的一担粮食都拿出来做饭慰问红军,红三十四师在洪水箐枫木凸的战斗中,牺牲了一百多人,村民盘松生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掩埋尸体就埋了三天……每当说起这个故事,面对现如今徒留一片空地的红三十四师宿营地遗址,盛立勇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要好好挖掘和保护这段红色的历史使命感,觉得在驻村期间光收集整理历史还不够,一定还要做点什么。

讲解红色故事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盛立勇的心思也进一步活跃起来。一方面他经常与镇党委和县红色传承中心沟通联系,积极向后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汇报,争取把红三十四师宿营地进行重建,一方面围绕着镇里提出的乡村振兴“一村一故事,一村一蓝图”工作载体,规划和设计红色文化如何与瑶族文化结合,打造好洪水箐村史馆,为新圩镇红色旅游助力。同时,结合当地的良好环境和资源规划洪水箐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盛立勇信心十足地说:“在驻村期间,我们要深入挖掘好当地红色历史文化,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外,还要发展生态产业,在农旅开发和文旅融合上把山区偏远的劣势向优势转化,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回报村民。”此外,盛立勇还围绕镇党委提出的"赓续红心 缀亮新圩"红色党建品牌打造方案,把发扬红色文化作为洪水箐乡村振兴塑"魂"载体,凝聚瑶山发展的磅礴力量,积极带领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争创"长征路上好支部"。在今年镇党委党建工作年中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盛书记在乡村振兴方面很有头脑,村里的规划,特别是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谋发展上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我们会全力配合狠抓落实,努力在驻村期间把这件‘大事’办好。”驻村工作队队员卿勇说道。

洪水箐村云海

桂林聚焦监督推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来我市调研漓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