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手记|采访留置点里的“熟人”

作者:唐显才
来源:灌阳县纪委监委
摘要:作为一名刚从事宣传工作不久的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拍摄警示教育片是我意料之中的工作内容,但这个留置对象的名字却让我心头一紧。

  作为一名刚从事宣传工作不久的纪检监察干部,参与拍摄警示教育片是我意料之中的工作内容,但这个留置对象的名字却让我心头一紧。

  陈某,曾担任多个县直部门“一把手”,几年前我在县级宣传部门工作时经常与他见面。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侃侃而谈。谁能想到,再次见面竟会是在留置点。

  “他认罪态度还算诚恳,但是好面子,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现在狼狈的样子,所以对拍摄警示教育片有抵触情绪。你要好好考虑一下,怎样发挥你跟他打过交道这个优势,让他配合拍摄,使警示教育片达到预期效果。”委领导的嘱咐在脑海里反复回响。

  我翻开案件材料,一边回忆与他的交集,一边构思访谈提纲。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在留置中心谈话室见到了他。比起我记忆中的形象,他仿佛老了十几岁,原本乌黑的头发变得灰白且凌乱,眼窝深陷。

  “他情绪不太稳定,昨天听说要拍警示教育片,晚饭都不吃了。”专案组的同事轻声提醒我。我点点头,把手中的访谈提纲捏得更紧了。

  看到我的瞬间,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冷漠。

  “您好,我是县纪委监委的小唐,我们以前……”我站起身,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和。

  “我认识你,赶紧拍吧。”他声音嘶哑地打断我,说完后便低头盯着地面。

  我示意摄像师开机:“今天来是想请您配合……”

  “我现在哪还有什么资格被‘请’?你们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他突然抬头,语气中带着自嘲。

  房间里的氛围瞬间有些紧张。我深吸一口气,调整了提问方向:“您还记得吗?三年前您在疫情防控一线接受采访时说过‘作为领导干部要冲锋在前,带头吃苦,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还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虽然您现在被留置了,但我觉得您那时说的不完全是假话。”

  “我虽然犯了错,但是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作出了一定贡献。”说起以往,他的神态逐渐放松下来。

  “您33岁就被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能跟我们聊一聊你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吗?”我把他的工作经历当作另一个突破口。

  “我刚参加工作就在基层,在乡镇一干就是14年,那时很年轻,干劲很足,每件事我都兢兢业业地完成,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了很多荣誉,也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 说起年轻时的自己,他打开了话匣子。

  随着采访的推进,他开始讲述他的转变过程。

  “当了局长后,应酬开始变多,在灯红酒绿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羡慕老板出手阔绰,开始和他们称兄道弟……”

  “逢年过节,他们就给我送拜年红包、感谢费,1万、2万,甚至更多。我则用手中的权力在项目承揽、资金拨付上帮助他们,最终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

  “我记得有一次听您说,周末家里都是您买菜做饭的,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家人说的吗?”

  采访进入后半段,谈及家人,他瞬间泣不成声。

  “感觉特别对不起家人,以前不懂得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散步,陪孩子运动、游戏,这些生活中平淡的柴米油盐才是最幸福的事,现在失去自由之后才追悔莫及……”哭声中混杂着无法挽回的悔恨。

  “走到今天这一步,您有什么教训和忠告要对其他的党员领导干部说吗?”我递过去一张纸巾,等他情绪平稳后,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领导干部要守好底线、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我就是从收一条烟、一瓶酒、一个拜年红包开始,最后沦为阶下囚。不要相信所谓的‘兄弟、朋友’,他们接近你、吹捧你都是有目的的,他们送的每一分钱都要你用自由来偿还……看到这段视频的同志,请以我为戒。”

  走出谈话室,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希望留置对象的悔恨,能成为一记记响亮的廉政警钟,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持身以正、修身以廉,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莫到东窗事发时才悔恨莫及。

监督故事丨解民忧保灌溉惠民生
镜头|深入一线 扎根人民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