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稻谷秋收时节,在灵川县大圩镇朱家村的稻田上,农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看到来回访的纪检干部,她们高兴地说:“这个路修好了,我们现在拉菜拉稻谷都方便多了,收入都比去年高了不少。”
今年4月,大圩镇纪委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朱家村村民向纪检干部反映,他们村的产业道路因年久失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特别是果蔬成熟季节,运输车辆进出困难,导致农产品损耗增加,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据村民介绍,该村有2条产业路,主要连接朱家村委朱家村和草鞋田村,全长两公里,涉及2个村800多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通,村民如何靠种植产业发展致富。看着急迫的村民,大圩镇纪委立即将该情况反馈至镇政府并督促解决,并主动向县财政局上报申请,将朱家村的两条产业路纳入全县“一事一议”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在监督推动下,县财政局安排人员通过实地查看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安排下发专项资金35万元用于产业道路修缮工程。为让产业道路更好地服务农民,镇纪委督促镇政府和相关建设单位,多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当地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多农用三轮车、货运车出行的特点做好修缮工作。镇政府结合该村实际,对原先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将原本路面宽度设计为3.5米,路基厚度设计为0.3米,承重由原来10吨变为20吨。
此外,自项目启动开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督促村委及时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度向村民进行公开公示,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同时,对项目施工质量、材料使用进行不定期检验,让村民的这条“产业路”成为“放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