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小城渐次亮起灯火。住建局办公室里,只剩局长李为民和干部小赵还在加班。
“李局,兴隆街道项目的材料。”小赵递来一个牛皮纸袋,语气微妙,“施工方说……务必请您把关。”
李为民应了一声,目光仍停在施工图上。小赵走后,他拿起文件袋——入手一沉。指腹在角落触到一块硬物。
他拆开纸袋,除了材料,还有一个素雅的信封。打开,一张超市购物卡滑落在桌面上。
空气仿佛凝滞。这是区里重点民生工程,几十户居民盼着回迁。此刻这张卡,用意不言自明。
他捏着卡片边缘,感觉塑料硌手,脑海里闪过施工方精明的笑容、妻子念叨的洗衣机、儿子渴望的名牌球鞋……若在验收时“通融”一下,似乎神不知鬼不觉。
目光无意间扫过墙上——“小微权力运行风险提示图”,他的岗位被标为“廉洁风险点”。书架上那本警示录里,因小失大的案例历历在目。
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他不知讲过多少次“堤溃蚁穴”,轮到自己,诱惑竟如此真切。
忽然,他想起上周在兴隆街道走访时,住在临时过渡房的刘大爷握着他的手说:“李局长,我们就盼着安安稳稳搬回新家啊!”群众信任的眼神,比这张卡重千钧。
心里的天平,在短暂摇晃后,彻底稳住了。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驻局纪检监察组的电话:“组长,有件事需要汇报……”声音平静,却如释重负。
次日,卡与材料被整齐放在纪检组办公桌上。组长用力拍拍他肩膀:“为民同志,你守住了关口。这张卡提醒我们,‘围猎’从未停止。”
后续程序随即启动。纪检组约谈分管领导,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局党组迅速部署了警示教育,为项目拧紧监管发条。
几天后,李为民在工地遇见刘大爷。老人笑眯眯地迎上来:“李局长,工地管得严,我们心里踏实!”
秋阳和煦,洒在他洁净的衬衫上,也洒在初具雏形的楼体上。他笑了笑,没提那张卡,只觉得这阳光格外暖和、干净。
他挺直腰背,继续向工地深处走去。在这片他守护的小城里,每一份被拒之门外的“心意”,都让脚下的路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