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七星区: 激活监督“神经末梢” 破解村级监督难题

来源:七星区纪委监委
摘要:七星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通过“乡(街道)纪(工)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模式,紧盯村干部小微权力运行、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民生资金、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贴身监督,助推基层监督质效再提升。

  “和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10月监督重点为村集体‘三资’管理,要全程跟进监督,督促村委做好村集体‘三资’公示公开……”近期,穿山街道纪工委向和平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派发监督清单,督促其对照清单履行监督职责,这也是该区纪委监委全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村(居)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的生动实践。

  为破解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监督乏力问题,七星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通过“乡(街道)纪(工)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模式,紧盯村干部小微权力运行、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民生资金、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贴身监督,助推基层监督质效再提升。

  在监督内容上,区纪委监委根据第四季度政治监督清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指导各乡(街道)纪(工)委要因村而异、因村施策、因村制单,每月向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派发“动态监督清单”,明确监督事项、具体措施、完成时限等清单内容,形成“一月一单”“一村一单”。

  “以前碍于人情面子,不想督、不敢督、不会督。现在在监督清单的指导下,我们对村上的事更加敢说敢管敢较真!”朝阳乡新建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介绍,今年以来对村两委决策执行情况开展监督2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13条,明显感到群众对村干部办事更加放心满意了。

  同时,区纪委监委督促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上下沟通“联络员”作用,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广泛收集村(居)民对村(居)务管理、民生项目、惠民资金等方面的意见和诉求,并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分类建立台账,及时反馈至村(社区),并同步上报至乡(街道)纪(工)委,及时督促解决问题,形成“收集-反馈-落实-回复”的闭环工作机制。

  此外,区纪委监委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的方式收集梳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在履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汇总形成培训“菜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精选委机关业务骨干围绕相关条例解读、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巡察监督等内容开展专题辅导,并设置研讨交流、学员互动等环节,切实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解决基层监督工作人员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等问题。

随笔丨德天秋瀑赋
评论丨管党治党非一时之功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