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基层风采 > 正文

平乐:推动农村产权阳光交易 护航乡村振兴

作者:杜漓
来源:平乐县纪委监委
摘要:“水库租金已经一分不少打到村集体账户了,我们村3宗集体资源资产都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公开流转了,村民们都放心了。”近日,平乐县平乐镇上游村村干部高兴地对前来了解整改落实情况的乡镇纪委干部说道。

  “水库租金已经一分不少打到村集体账户了,我们村3宗集体资源资产都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公开流转了,村民们都放心了。”近日,平乐县平乐镇上游村村干部高兴地对前来了解整改落实情况的乡镇纪委干部说道。

  此前,上游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黄某某在2019年以个人名义与村委签订合同承包水库,却连续5年未向上游村委缴交承包水库的租金和押金18.4万元,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最终,黄某某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县纪委监委以农村产权交易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集中摸排经济合同、推动农村产权平台交易、深挖侵害群众利益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等举措,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阳光交易,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纠正和解决村级各类经济合同不合法、不规范、不合理等问题,是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手段。该县采取村委自纠查、乡镇清账查、职能部门驻场查、纪委协助查的方式,对全县13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集中摸排,重点核实合同管理、产权交易、资产处置等情况,并建立问题台账,全面盘点、核实、登记“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清查合同243份、排查整改不规范合同75份,涉及金额245万元。

  推动农村产权从“线下”零散交易转向“线上”公开流转,从交易源头筑牢廉洁防线。县纪委监委推动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成立并规范运营,督促职能部门选派专人负责交易系统指导服务,为各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提供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委统筹县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形成“派驻纪检组牵头协调+乡镇纪委指导督促+村级监督委员会贴身监督”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交叉互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协助配合监督,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应上尽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目前,该县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已进行线上交易11宗,成交额49.4万元。

  “除了常态化跟进监督交易过程,我们还联合职能部门,对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据情况进行梳理比对、分析研判,深挖细查工作推进不力以及‘私下交易’‘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出农村“三资”问题及背后的腐败问题线索19件,立案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41个。

  此外,针对监督和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制度漏洞、执行短板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向相关单位制发工作提示函5份,推动建立健全《平乐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10项制度规定,促进农村产权交易系统不断完善,形成“部门监管+纪委监督+系统管理”的村集体经济监管模式,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镜头|大美十一月
最后一页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