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八桂清官廉吏 | “救命大夫”周冠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摘要:江头洲村可以说是清代清官文化的典型。清官,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周冠,谱名周廷鼎,字鼎卿,道光己酉科(1849年)中解元(乡试第一名),咸丰庚申(1860年)进士,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授职检讨、编修,历充国史馆纂修、总纂,功臣馆纂修,本衙门撰文署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校理,京察一等,加五品衔。历充乡试主考官,磨勘官,殿试弥封官,教习庶吉士,三次京察一等,升加三品衔。后调河南汝宁,覃恩二品封典。

  周冠善于文学,精通经学。他的文章闳中肆外,波澜老成,笔扫千军,享誉朝野。在京可与杨翰、何绍基(清代诗人)、林肇元诸人,以气节文章相砥砺。他博览群书,又与桂林的朱琦、龙启瑞、马平、唐启华、王拯、苏汝谦等人以诗文相唱酬,被称为桂林的“十大才子”。出守河南汝宁(今汝南,辖京广铁路以东、西平、项城市以南,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地)知府,他为官精明,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在任四年,直隶李鸿章使津海官道,赆以千金,不受。提倡文学,开办书院,整治学政。抑制豪强,严惩犯罪。他守经达权,铁面无私,断案700余起,无一冤狱。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西南地区)有个刘显廷,因与胞兄有仇隙,杀其全家七口,还假惺惺地亲自到县衙门报案,请求缉拿凶手。汝阳县令查访了70多天,查无凭据,只好请示周冠,经周冠明察暗访,深入调查,察出案情,即将凶手刘显廷绳之以法,民众称他为“周青天”。光绪壬午年(即1882年),中州(即河南省)因灾大闹饥荒,瘟疫流行,大批的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嗷嗷待哺,惨不忍睹,他损薪赈粟施药,救活人命2000余人。因此,中州百姓称他为“救命大夫”。是年的十冬腊月,捻匪王觉一就蠢蠢欲动,纠合乱党,拟于除夕袭扰府城。当冠获悉,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先发制之。擒渠魁三十余人入狱,其余之人,散免协从。事平后,冠将其情及时禀报大府,因大府与冠有隙,把案故拖不报。冠得之愤极,再次乃缮禀数千言,历陈其状。又因内有抗直之语,触其大府更怒,并藉祠劾之。冠更为忾愤,弃官辞职。当广大士民得之其息,纷纷要求挽留。但是吁留不成,主动裹粮的送行者,就达数百人。为了怀念其功德,在汝宁一带的士民,立下的“去思碑”,就有30余处。由于周冠为官清廉,好施慈善,其妻因病殁于故里,周冠竟身无分文,其学生戴洪池等人集钱购买棺材一付方将师母埋葬于故里。周冠辞谢河南以后,他侨寓汉皋(即湖北汉口),在主晴川(汉阳龟山东麓)书院讲席一年,主江汉讲席三年,使鄂城文学益振。由于他博大精深,经天纬地,来书院专课的士人上百人,多为负籍从学,培养出举人、进士数十人,又使武汉文风大振。

  江头洲村可以说是清代清官文化的典型。清官,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周培正“操守清廉、视民如子”;周履泰“廉明宽厚、薄赋轻刑”;周履谦常以“贪一文绝子灭孙,冤百姓男盗女娼”自律,殁于四川任所时,内无余帛、外无盈财;周履益“对事坦诚,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周履恒“为官正派,清廉自矢,不名一钱一利”;周允斋“为官清正,赠银赠物,不受”;周启运在任商丘县知县时,“妥善处理积案千余起,结案九百余起,无一冤纵”;周启稷“不徇情面,刚正不阿,断案如铁,执法如山”“两袖清风,吏畏民怀”;周廷揆因反对上司的好色贪财、荒淫无道,为政清廉,而遭祸害,被削职为民。清正廉洁是作风、勤政务实是手段;清官只有清廉勤政才能作出政绩,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灵川县纪委监委整理)

八桂清官廉吏|“救命大夫”周冠江头村全景八桂清官廉吏|“救命大夫”周冠爱莲家祠

平乐:做实做细村级“一把手”监督 充分激活“头雁效应”
漫画|“循吏”陈继昌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