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善福村委那条绕山路太难走啦!老人看病、孩子上学折腾不说,村里特产也运不出去,能不能帮忙管管?”去年盛夏,几位善福村村民攥着沾满泥点的诉求信,急切地走进平乐县阳安乡纪委办公室。
这份求助揭开了善福村委积年“出行难”的困境。该路原是矿区道路,违规采矿治理后虽具备修筑条件,却迟迟未能建成直达水泥路。村民往返乡政府需绕行邻镇村庄,雨天更是泥泞难行,严重制约民生与产业发展。
群众诉求就是监督号令!阳安乡纪委迅即行动,召集交通、住建、农业等部门召开专题约谈会。“这条‘矿区遗留路’拖成民生堵点,暴露部门协同滞后、责任缺位!必须把‘闲置路’变‘幸福路’!”纪委的警示掷地有声。一场由纪委监督驱动、多部门协同的修路攻坚战就此展开。
各职能部门快速响应,组建专项工作组。然而,项目推进过程荆棘遍布:项目申报流程繁琐,资金缺口难以弥补,土地协调矛盾复杂,再加上道路有着“矿区遗留”的背景,还涉及历史问题梳理等等。
面对这些困难,乡纪委全程深度介入,不仅当好“监督员”,更主动担当“协调员”。每周跟进农业部门项目申报进度,督促梳理“矿区路合规化”材料,通过监督压实责任;协调村委与涉地农户沟通,耐心讲清“矿区路转民生路”的意义,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以监督扫除土地征收障碍。项目获批后,乡纪委又变身“监工员”,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施工进度进行全流程把关。
今年盛夏,连接善福村委与久宜村委的水泥路胜利贯通。通车现场,62岁的李大爷紧握纪委干部的手激动不已:“以前赶集天不亮就得动身,如今骑摩托20分钟就到!这实事办到我们心坎上了!”路通则百业活——收购货车直达村头,山货畅销无阻;村民急病送医不再受困于泥途。一条曾因矿区历史而沉睡的“旧路”,在纪委全程护航下,“蝶变”为托举民生与产业的康庄坦途。
善福村路的涅槃,是阳安乡纪委“监督为民”的生动实践。乡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阳安乡纪委将持续聚焦民生监督,主动发现问题,以监督推动解决问题,让纪检监察工作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依靠”,为乡村振兴筑牢纪律保障,用监督实效铺就更多“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