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州县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室组巡”监督联动协作机制,紧盯全县18个乡镇及80余个县直单位,将监督“探头”延伸至政务服务窗口、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关键岗位等重点领域,精准扫描作风盲区,坚决防治“节后综合征”。
干部作风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全州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通过加强日常分析研判、从严监督执纪、压实整改责任,深入整治领导干部解决问题“慢浮虚”、服务群众“生冷硬”、工作作风“怕躲漂”等突出问题,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持续提升能力素质、锤炼过硬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为进一步强化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全州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组织部,聚焦干部“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梳理出3个方面共16种具体行为,建立动态监督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同时,制定印发《全州县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明确列出“五自觉”正面清单与“十严禁”负面清单,为干部划出清晰的纪律“红线”与作风“底线”,引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构建起“常态监督、重点督导、交叉检查”与“清单管理、督办跟踪、评估问效”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形成闭环管理。针对损害营商环境的“浮、拖、乱、懒、贪”五类顽疾,专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发展“五大行动”,着力纠治不作为、慢作为等“庸懒病”,政令不畅、执行力不强等“梗阻病”,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衙门病”,以点带面推动各乡镇、各部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今年以来,全县已联合开展明察暗访5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执行上班纪律不严等问题30余个,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2件,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并处理2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