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承载着民生关切的“书记面对面”督导在桂林市雁山区举行。桂林市委、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雁山乡村工匠产业园·柘漓文化产业园、雁山镇云塘村、金雁学校,调研督导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校园餐”领域突出问题和漓江劣Ⅴ类水质支流等专项整治工作,与雁山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谈心谈话,通过听汇报、点问题、提要求,扣紧“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推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落实见效,将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今年10月,桂林市纪委监委对第三季度全市17个县(市、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体检”,发现雁山区在基层监督、部门协同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以报告单的形式呈报市委、市政府,从责任落实、案件查办等8个方面提出攻坚要求,制定“一县一策”帮扶方案及问题、协调事项“双清单”,通过上级纪委书记谈下级纪委书记,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推动雁山区纪委监委新增立案23件、解决问题19个、办成民生实事8件,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4个、建章立制35项。
“县级是集中整治的主战场。我们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探索建立市委、市纪委书记与县(市、区)党委书记面对面督导工作机制。市委、市纪委书记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全面了解掌握工作进展及堵点难点,实行专题听取汇报、书记领办包抓、实地调研督导三项工作机制,传导责任压力,督促薄弱县(市、区)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抓实问题整改整治。”该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杨勇说。
该市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餐”、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殡葬领域腐败乱象、漓江流域水质提升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主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项目安排表》,每半月梳理集中整治工作薄弱县以及群众信访居高不下、重复举报突出县等情况及时报送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至少开展1次实地调研督导,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一手抓“书记面对面”督导压实责任,一手推进“督帮扶”固强补弱。针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导的集中整治重点事项,该市纪委监委采取委领导包联“督”进度、联系室结对“帮”业务、小分队重点“扶”弱项等方式跟进抓落实,建立健全“发现问题——协办督办——整改销号”闭环工作机制,激励薄弱县(市、区)在集中整治工作中担当作为,快速扭转被动局面,实现从“脱薄攻坚”向“争先向强”转变。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组织开展“书记面对面”督导2次,专题听取汇报3次,市委书记领办包抓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和漓江流域水质提升等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项目,示范带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领办包抓36个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项目,立案2549件、留置190人、处分1261人,挽回经济损失21.46亿元,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4809个、建章立制764项。(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