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以专责监督为主干,制定协作配合规定,优化“组组”协同、“室组”联动、“室组地”联合办案方式,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促进“四项监督”常态化制度化。雁山区纪委监委持续优化片区协作联动机制,从强化统筹谋划、强化协同联动、确保长效运行等方面发力,着力破解“熟人社会”监督办案难、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及发现问题能力不足等难题,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凝聚片区力量,强化统筹谋划。雁山区纪委监委科学划分协作片区,综合考虑地域相近、交通便利、便于协作、优势互补等因素,整合区乡两级监督办案力量,将全区4个乡镇、1个街道、2个纪检监察室、2个派驻机构划分为两个协作片区,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协作联动机制,推行监督办案“打包入片”模式,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分析研判、案件查办,推动监督办案能力与成效同步提升。强化领导统筹,明确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工牵头,负责片区内工作的整体统筹、指导协调与力量调配;纪检监察室具体联系指导,承担任务安排、人员调度与业务指导职责,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格局,充分激发“室组地”三方联动优势,统筹力量开展集中整治、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实现协作区人员一体调配、学习一体组织、工作一体谋划、任务一体落实,确保任务高效承接、工作落地见效。
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协同联动。雁山区纪委监委创新推行片区协作交叉监督与联合办案模式,有效破除人情壁垒和监督障碍,破解单个部门独立办案的困境难题。发挥优势互补助推闭环监督,“纪检监察室”牵头分析研判片区单位政治生态,精准确定监督重点;“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协同细化措施,深挖突出问题,既分工负责又紧密协作。通过交叉式、点题式、蹲点式监督检查等协同手段,一体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构建“精准发现问题、高效查办案件、全面督促整改、源头促进治理”的工作闭环。依托片区协作机制,对政治监督、信访举报、巡察移交、专项监督及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二次整合,精准交办至最适合的片区深挖彻查。协同作战助推案件查办,“室”牵头谋划,综合研判明确方向,细化分工、强化协同、抓好统筹;“组组”“室组”“室巡”“组地”“组巡”协同联动监督,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室组地”联合办案,对上级要求直查直办、快查快办的案件、基层久拖不决的案件以及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实行片区联合攻坚。截至目前,聚焦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校园餐食品安全、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殡葬领域治理等重点领域,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20余次,查办案件85起。
完善制度体系,确保长效运行。雁山区纪委监委立足实践成效,着眼推动干部从“带着干”向“独立干”转变,以片区协作为平台,加强监督办案人才储备,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办案人才库,推行“老带新”“熟带生”“监督能手+办案能手”协作模式,全面加强干部培养。持续完善片区间交叉检查、案件质量评查等机制,推动乡镇纪委深度融入片区协作,使其主动发现和办理问题线索的能力显著增强,片区协作整体效能日益凸显。组织各片区间开展交流复盘与专题研讨,促进经验互学、问题互查、整改互评,引导各片区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协作联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截至目前,雁山区纪委监委建立完善协同联动监督、片区工作调度、问题线索处置协作、干部培养、片区间交叉检查、案件质量评查等6项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固化制度成果,保障片区协作机制长效运行、效能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