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派驻监督 > 正文

深耕细作匠心办案——记全区优秀法官、桂林中院刑二庭副庭长张亮

来源:驻市中级法院纪检监察组
摘要:深耕细作,关键在深在细,深能让人专业,细能彰显品质,这一直是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张亮的追求。

  深耕细作,关键在深在细,深能让人专业,细能彰显品质,这一直是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张亮的追求。

  近三年来,张亮审结一、二审职务犯罪及其他经济类犯罪案件100余件,其中包括中央追逃办挂牌督办,“百名红通人员”贪污违法所得没收申请案、桂林市象山区原副区长王某受贿案、涉案金额过亿的黄某集资诈骗案等重大敏感和疑难复杂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发回重审、无一当事人缠诉闹访。今年7月,张亮荣获广西法院优秀法官称号。

  在刑事审判岗位13年,张亮从一名非法律科班出身的书记员逐步成长为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当初学的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张亮知道要想成为行家里手,就必须刻苦学习、钻研审判业务。“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有经验的老法官学,活到老学到老。”张亮说。他报考了广西大学法律本科和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他抓紧点滴时间刻苦钻研法律业务知识,顺利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从事审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2009年,张亮被调整到刑二庭,负责审理经济类、涉财类和职务犯罪类等类型的刑事案件,这类案件比一般刑事案件事实更复杂,犯罪手段的隐蔽性也更高,案卷数动辄上百本。张亮每天一到单位就坐在案卷堆积成山的办公桌前,抽丝剥茧,分析案情。“一个合格的法官不能机械办案,要善于总结审判经验、归纳办案规则。”张亮把实践经验转化为理性思考。他常常和同事们说:“办案要像绣花一样仔细,细节决定成败。”2014年11月5日,广西首例因犯罪嫌疑人外逃而适用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交给张亮主办。“这是‘百名红通人员’33号涉嫌贪污违法所得而审理的追赃专案,中央追逃办挂牌督办,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一定要把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张亮暗下决心。

  在长达4年多的实际审理中,张亮撰写请示汇报材料逾百份,有针对性对案件审理中出现的程序性和实体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使上级法院动态同步了解审判动向,及时出台相关配套的没收违法所得司法解释提供原始案例,案件生效后经移送执行后为桂林财政挽回1.5亿元损失。最高人民法院肯定了此案是适用没收违法所得程序追赃案件的典型案例和模范标杆,亦以此案为研究案例蓝本,出台相应司法解释和理解适用。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必须高悬正义的利剑,也必须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办理一个刑事案件,实际上办理的是别人的人生,一个案子可能影响几个家庭的命运。”这是张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年前,桂林市某旅游公司大巴司机高某盗窃女游客钱某手机一案交到张亮的手上。一审以被告人高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高某上诉请求二审法院对其适用缓刑。受理该案后,张亮经过审阅案卷,又听取高某的上诉理由和辩解,认为高某确系一时贪念实施犯罪,被盗赃物已返还被害人,且在二审期间真诚悔罪,经司法机关调查评估后同意对高某实行社区矫正,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对其适用缓刑。二审撤销一审刑事判决:以犯盗窃罪判处上诉人高某拘役5个月,缓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刑民交叉案件处理难度很大,一直困扰着司法人员。张亮在办案中严格遵循法秩序统一、罪刑法定和依法、平等、全面保护的原则,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从纷繁复杂的账目数据中厘清涉案数额,确保公正裁判。谷亨宣等20人涉嫌“套路贷”诈骗等罪的恶势力犯罪集团一案,虽然是二审案件,但张亮丝毫不敢马虎。“那段时间,张副庭长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看卷宗。”法官助理沈辉说。该案是通过电信网络跨境实施的集团犯罪案件,涉及被害人近万名,社会影响面宽,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罪名众多,取证困难。一审宣判后,有11名被告人提起上诉。张亮加班加点,克服困难,反复审阅170余本卷宗,形成了380多页的审理报告,仔细核实各上诉人的犯罪数额,制作了一份25页13000余字的刑事判决书,最终维持一审判决,严厉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彰显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三责合一”推动完善派驻监督方式
驻桂林银行纪检监察组:根植“清廉因子” 激发“清廉动能”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