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区秀峰街道东华路5号楼梯间外墙裂开了很大的缝。
“小李,你可得来看看!”社区的王阿姨攥着手机,急匆匆拦住正要下社区的纪委工作人员小李。
屏幕里的照片让人心头一紧:几块墙皮碎块躺在门口,边缘还沾着新鲜的灰尘。“每天人来车往,楼下又是小孩玩的地方,真要掉大块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顺着王阿姨手指的方向,楼梯间外墙裂开的缝隙像道狰狞的伤疤。这片老小区改造后,青砖黛瓦的外立面曾让居民赞不绝口,但部分楼体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建筑,改造时没彻底处理基层,如今成了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
“不能等出了事再补救!”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室地”联合监督机制,带着街道办、住建局的工作人员直奔现场。看着摇摇欲坠的墙皮,负责人当场说:“立刻组织排查!”
接下来的几天,联合排查组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存在隐患的外墙开展全面摸排。带着梯子、卷尺进行排查,并在掉落碎块的地方标注出危险区域。施工队很快进场,先小心翼翼铲除松动的墙皮,再重新做基层处理,一道道工序做得扎实细致。纪委的同志每天都来“复诊”,盯着施工进度,生怕哪个环节打了折扣。
半个月后,王阿姨遛弯时特意绕到楼前,只见斑驳的墙面已变得平整光洁,新刷的涂料在阳光下透着温和的光泽。她掏出手机给远在外地的儿子发视频:“你看这墙修得多好,以后能放心带小孙子在楼下玩了!”
夕阳西下,老楼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新墙面上的光影缓缓流动。居民们说,这修的是墙皮,暖的是人心——纪检干部用较真碰硬的监督,不仅补好了墙上的裂缝,更筑牢了群众心里那道“信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