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小小说|口袋里的执业证

作者:沈欣
来源:雁山区纪委监委
摘要:消毒水的味道还沾在白大褂上,老周的手机就在口袋里振动起来。他刚给病人问完诊,摘下口罩,看见屏幕上跳出“李老板”三个字,脚步顿了顿,便拐进了楼梯间。

  消毒水的味道还沾在白大褂上,老周的手机就在口袋里振动起来。他刚给病人问完诊,摘下口罩,看见屏幕上跳出“李老板”三个字,脚步顿了顿,便拐进了楼梯间。

  “周主任,这个月的顾问费转您卡上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裹着谄媚的笑意,“诊所刚进了批新药,有您的证在,药监局那边顺利得很。”

  老周“嗯”了一声,手攥了攥脖子上挂着的医院工作牌。

  三年前同学聚会上,开私人诊所的李老板三番五次劝他“帮个忙”。

  “您这证放着也是落灰,挂在我这儿,每月两千块,也不用您来坐班。”李老板递过来的酒杯晃着琥珀色的光,“这就是个形式,您放心,就是应付检查的,诊所的药都是正规渠道进的,出不了岔子。”​

  那时老周儿子刚上大学,房贷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想着不过是借个名字,又不影响本职工作,老周终究点了头。第一次收到转账时,他对着银行短信看了半天,最后还是把钱取出来补了房贷的窟窿。​

  起初一切风平浪静,李老板每季度还会寄些土特产,逢年过节还额外塞个红包。老周渐渐放下心,甚至在同事抱怨收入低时,会下意识摸一摸手机,那笔每月准时到账的钱,成了他隐秘的慰藉。​

  去年春天,医院组织学习医疗行业整治文件,纪委的同志拿着案例手册进来时,老周的后颈突然冒了汗。屏幕上播放的警示教育片里,某市某科长因挂证取酬被处分的案例赫然在目,那句“挂证不是多点执业,本质是违规取酬”像针一样扎进耳朵。​

  散会后他立刻给李老板打电话,语气带着从未有过的强硬。

  “把我的证撤下来,这钱我不赚了。”​

  “周主任您别急啊。现在换证麻烦得很,再说咱们协议签了五年,这还没到时间,现在撤证,之前的钱是不是得退回来?”

  老周攥着手机的指节发白。是啊,三年来的“顾问费”加起来不是小数目,退了钱,这个月的房贷怎么办?他终究还是松了口,只催着对方尽快办理变更手续。​

  心虚像藤蔓一样缠上心头,以前问诊碰到疑难病例,他总能沉着应对,如今拿起听诊器,耳边却总响起案例里“吊销执业证书”的警告。​

  就在一个午后,老周收到了纪委发来的《谈话通知书》,他的腿一软,桌上的听诊器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周医生,我们是纪委核查组的。”对方亮出证件,“根据大数据比对,您的执业证同时在医院和城南福康诊所注册,且该诊所近一年的处方均有您的电子签名,还每月与您有资金往来……”

  谈话室的灯光亮得刺眼。核查人员调出的银行流水清晰地显示着每月十五日的转账记录,李老板诊所的处方存根上的签名,显得格外刺眼。

  “你的挂证行为违反了廉洁纪律,要受到相应处分。”纪委的工作人员说道。

  老周的头埋得很低,他想起第一次拿到执业证时的激动,想起宣誓“恪守医德”时的赤诚,那些被金钱模糊的初心,此刻都变成了抽打自己的鞭子。

  走出纪委谈话室那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老周撑着伞,把那张陪伴了自己十年的执业证紧紧放进公文包里,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地面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就像那些被贪欲侵蚀的日子,终究要靠自己一点点填补回来。

小小说丨一顿“没喝成”的庆功酒
荔浦:从严从实把好廉政意见回复关
清廉桂林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